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邯郸这些地名的由来你知道吗?涨知识......

    信息发布者:田堡张文彬
    2020-06-09 17:57:35    来源:邯郸文旅   转载

   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,接壤晋鲁豫三省,左拥太行,右俯中原,历史底蕴深厚,名人辈出,但就邯郸二字数千年未曾变化,确实担当得起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号。

    悠久的历史,更是孕育了深厚的文化,但这对大多数还是很陌生的,大部分人对邯郸的印象都停留在金戈铁马的战国时代,殊不知,自魏晋之后邯郸已然沦为了县城,而东部的大名和南部的邺城相继崛起。

    真正的邯郸能保留至今的,也就是战国的残垣与魏晋的烽火还有隋唐之际的烟云,残唐五代至宋辽金元的纷争。历史的烽烟早已褪去,而含有历史印记的地名保留至今,确实是很有趣味的,今天不妨让来介绍一下这些故事,一起聊一聊邯郸一些有趣的地名

    王郞村

    邯郸市区的西部,有一个叫王郎村的地方,这个地方乍一听像是个人名,其实也就是个人名,这个人就叫王郎。王郎是西汉末年人,曾在邯郸城内做过算命行业,逐渐就有了名声,赶上了汉末天下大乱,王郎还煽动起来一些人。

    王郎诈称是汉朝皇子刘子舆,这样就显得名正言顺了,就带着这伙人在邯郸西边修筑了“王郎城”来对付刘秀。刘秀一开始还抵抗不住,权衡利弊之后就北上,再回来时一举消灭了他。这可以说是留下比较早的地名了。


    王看镇

    邯郸峰峰矿区有个王看镇,为何会有这个地名?还得从隋末说起。隋朝二世杨广无道,天下群雄并起,其中河北的起义军就是窦建德领导的大夏国部队。

    窦建德,贝州漳南人,今属衡水故城县,是隋末影响力比较大的一股起义军,窦建德为人宽厚,爱护百姓,名声很好,再加上皇后曹氏为人朴素,故而很得民心。他起事后先于乐寿(今属献县)称帝,后迁都洺州(今永年广府)。

    在有一次征战时,被清河太守窦宗追赶在今王看村附近时,窦夏王在此查看路况和敌情,东看看、西看看,就留下了两个村子叫东王看、西王看。在王看不远处一个村子叫宿凤,就是传说中曹皇后下榻的地方,还一个村子叫龙凤,据说就是窦王与曹后相聚的地方。

    在永年城东北,还有个村子叫借马庄,据说就是窦建德借马给村民耕种而得名的。窦建德只不过在河北一带起事数十年,能让当地人千载传扬真是值得钦佩的啊。


    元末到明初的数十年间,是河北这一带人的噩梦。元末天灾人祸,导致中原人口锐减,十室九空,明初朱棣想南下攻争夺帝权,河北一带百姓曾自发抵抗,这也是朱棣比较在意的“民心向背”,前后两次的“燕王扫北”,更是让河北人口几近消失,不得不从山西移民过来,这也就是后来民间所谓的“大槐树移民”。

    中国人自古安土重迁,在朱棣的强烈压迫下不得不离乡背井,来河北落地开花。现在有很多的村子冠以姓氏或数字方位的,大多是这样的。像什么李庄、王庄、郅家寨、大张村、张西堡等等,但位于永年县西北和鸡泽县接壤的正西乡有这么几个村子,确实有趣。


    百度地图上的台湾村定位

    “张郑湾,刘台湾,中间一个小杨湾”。这句顺口溜是当地人耳熟能详的,这里中就包含了五个村子,分别是张湾、郑湾、刘湾、台湾、杨湾。听清了吗?台湾村,就在永年!估计在当年创村的时候,分居在洺河湾处的台湾村,是不会想到和万里之遥的台湾省重名的吧。

    好了,地名就讲到这里,像邯郸的罗城头,相传是把罗成杀了头扔在了这里,黄粱梦是卢生梦枕的地方,都是后人附会的多一点,黄粱梦在明清是叫王化堡的。

    这里都不再一一列举了,大家还知道哪些地名的来源呢?来留言告诉大家吧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